碳匯交易平臺建立需要哪些條件?
李怒云近影 隨著中國碳匯林業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不斷凸顯,“林業碳匯”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我們就中國林業碳匯的發展問題,專訪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國家林業局氣候辦常務副主任李怒云教授。 問:發展碳匯林業對于我國社會經濟有何意義? 李怒云:通過發展碳匯林業不但能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較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而且成本較低,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多種效益。它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給當地農民帶來收益;另外,雖然我國尚未規定企業的碳減排指標,但要求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減低能耗,減少碳排放將成為趨勢。在減少碳排放難度較大的情況下,通過林業措施吸收二氧化碳,發展碳匯林業,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減排緩沖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減排壓力。 發展碳匯林業,充分發揮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緩和適應功能,能為我國贏取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 問:碳匯交易平臺的建立需要哪些條件? 李怒云:國家發改委表示,“十二五”期間,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開展碳交易的試點。碳交易實際是碳信用指標的交易,而碳信用主要來自于減排和碳匯。在目前碳市場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我們正在開展相關的研究,為碳匯交易做準備。 碳匯要進入交易至少應有4個環節:一是要有國家的相關政策規定;二是要有產品即碳匯;三是要有與國際接軌的計量、監測體系以及第三方認證、注冊等;四是要有碳匯買家。 問:我國林業碳匯項目實施在國際上處于怎樣的地位? 李怒云:在國際上,雖然我國林業碳匯管理起步較晚,但在清潔發展機制碳匯項目 *** 學和林業碳匯管理工作上,我們走在了國際前列。此外,我國建立的公益性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其運行模式和規范的碳匯造林項目管理,在多次的國際交流中,受到國外專家稱贊,“你們做得很規范,計量 *** 與國際接軌,又不失中國特色,具有可操作性。” 問:為發展碳匯林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未來將有哪些舉措? 李怒云:國家將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著力推進森林經營,全力加強森林保護,努力增加森林碳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新貢獻。重點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之一,積極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碳匯能力;第二,大力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碳匯功能;第三,突出加強森林保護,減少森林碳排放;第四,發展生物質能源,積極促進節能減排;第五,提倡多使用木材,增加木質林產品碳儲量。 問:為什么中國乃至國際社會都越來越關注碳匯事業? 李怒云:工業減排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人類大規模排放溫室氣體引發全球變暖的問題又亟待解決。所以越來越多的專家把目光轉向了地球之“肺”——森林,希望通過增加碳匯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森林碳匯雖然是間接減排,但它的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較強。一般情況下,每公頃森林一年大約能吸收10-40噸二氧化碳。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林業碳匯ccer項目的主要類型
碳匯造林、森林經營、竹子造林和竹林經營。
林業碳匯CCER項目的類型主要分為碳匯造林,森林經營,竹子造林和竹林經營,網上已公示的林業碳匯類項目中,占主流的主要是碳匯造林和森林經營。
林業碳匯是指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機制。
森林碳匯則是指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被與土壤當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
林業碳匯側重其社會特性,強調人的參與,與碳匯交易結合,與碳匯交易機制相關。森林碳匯側重森林吸收碳的物理特性,屬于自然科學范疇。
林業碳匯項目是什么意思
林業碳匯項目是根據有關減排機制的林業項目 *** 學和程序,開發的合格的溫室氣體項目。森林的碳匯功能是,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碳匯林業是指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我國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達到減排的目的,一種是直接減排,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主要是通過技術改造減少能源,提高效能等手段來實現;一種是間接減排,即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匯,也叫增匯或碳匯,主要是通過森林等植物的生物性特征,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體和土壤中來實現。與直接減排措施相比,植樹造林等碳匯措施不僅可以達到間接減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經濟、最現實的手段,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有效途徑。
如何發展碳匯林業
CDM這個項目咱們國家起步比較晚,但發展勢頭非常快。我本來準備了咱們國家在CDM上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的PPT材料,但剛才趙所長在論述中提到了生態建設碳的減排,我又改變了主意,想談點“森林碳匯減排項目的現狀和前景的分析”。應該說溫室效應氣體對整個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生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這個話題可能會和我們所談的生態問題更緊密一些,也想跟大家共同的探討一下。
森林碳匯是指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CO2吸收并以生物量的形式貯存在植物體內和土壤中的能力。森林的這種碳匯作用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積累,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巨大的生物量,是地球碳循環重要的匯和庫,它與氣候變化有著直接的聯系。數據表明,森林每生長1m3生物量,平均吸收1.83t CO2,有著很強的碳匯功能。周國逸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凈生產力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土壤持續積累有機碳,表現出強大的碳匯功能。實施造林和再造林,增加森林的碳匯量是世界公認的最經濟有效的解決CO2上升的辦法。
由于工業化進程加速,致使燃燒大量化石燃料產生大量CO2,加之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使固碳作用下降,碳匯與碳源不能達到平衡,出現碳失匯,大氣CO2濃度增加導致了溫室效應,并影響到全球碳循環。降低和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污染物減排,二是吸收溫室氣體,后者則與森林有著密切聯系,這是因為森林具有通過光合作用和森林土地利用可以吸收、固定CO2的森林碳匯功能。通過植樹造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通常其長期單位成本遠遠低于通過工業產業升級、利用工業污染治理減排的成本。這也是近些年林業碳匯項目日益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重視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森林碳匯發展背景
節能減排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責任。地球向大氣層排放的溫室氣體與日俱增, 削減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保護人類的共同利益,已經成為共識。《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 *** 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公約,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通過, 該公約是世界上之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公約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使氣候系統免遭破壞的水平上。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趨勢,1997年12月149個國家地區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審議通過了《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議定書》規定所有發達國家在2008年到2012年間必須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減5.2%。有約束的溫室氣體排放機制為碳交易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國際上碳交易主要有CDM (清潔發展機制)、JI(聯合履行)、ET(排放貿易)三種機制。碳交易已成為面對氣候變遷的一個市場解決方案。其它一系列氣候公約國際談判中,國際社會對森林碳匯作用越來越予以關注,如《波恩政治協議》、《馬喀什協定》都將造林再造林等林業活動納入《京都議定書》確立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鼓勵各國通過綠化、造林來抵消一部分工業源CO2的排放量。2003年l2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9次締約方大會,國際社會已將造林再造林等林業活動納入碳匯項目達成了一致意見,制定了新的運作規則,為正式啟動實施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創造了有利條件。《京都議定書》不但規定了41個工業化國家的減限排額度和時間表,還在3.3和3.4條款引入了溫室氣體吸收匯,允許通過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動獲得的碳匯用于抵消工業和能源部門的溫室氣體減限排量。同時還在第6條規定可通過包括林業活動在內的項目活動獲得的碳匯來抵消減限排額度。同時,《波恩政治協定》為附件1國家利用造林碳匯項目設定了上限,即附件1國家在之一承諾期的每年中從CDM 造林碳匯項目中獲得的減排抵消額不得超過其減排年排放量的1%,也就是說附件1國家所承諾減排任務的20%可以通過COM 碳匯項目來完成。但森林碳匯必須是森林固碳能力減去造林活動、林地流轉造成所產生的排放量相抵后的凈吸收量。
二、森林碳匯項目開發現狀
綜觀整個《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國際碳交易市場,國際碳市場所交易的大都是減少排放的工業項目,而森林碳匯項目由于規則、 *** 有待進一步研究以及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等諸多因素,目前實現交易少。因此,森林碳匯在CDM中的項目所占的比例和交易量都比較小。以巴西為首的拉美國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匯工作踴躍,特別是處于熱帶地區的部分國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森林的碳吸收速率比較快,造林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他們過去的造林規模有限,現在可以用來進行造林和再造林的土地潛力較大。而且這些國家開展相關研究和試點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按照有關規定,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之一承諾期內,發達國家可以通過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實現的減排量占其減排量的比例有限,即不超過總減排量的1%。也就是說,在全球流動可以抵工業減排量的森林碳匯大約為3500萬噸,已在國際森林碳匯活動形成競爭機制。
我國開展森林碳匯相對較晚,但發展勢頭較好。我國 *** 于2001年啟動了全球碳匯項目,對開展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及其相關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和積極支持。2003年底國家林業局針對氣候談判出現的新進展,成立了國家林業局碳匯管理辦公室以來,國內推行碳匯項目試點和研究日增。2007年頒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強調,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更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碳匯功能等是應對氣候變暖的重要措施。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林業局等部門積極搭建碳匯信息交流平臺,組織實施全球之一個清潔發展機制林業碳匯項目和多個林業碳匯試點項目。由中國國家林業局與意大利環境和國土資源部簽署的中國之一個林業碳匯項目落戶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雙方約定,在之一個5年有效期內,意大利投資153萬美元,在敖漢旗荒沙地造林4.5萬畝,項目產生的可認證的二氧化碳減排指標將歸意大利所有,通過該項目碳匯交易籌集了生態補償資金,減輕財政補償公益林的壓力。以中國科學院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對全國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和碳儲量以及碳匯功能等進行了初步觀測和研究。國家林業局、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已聯合發起了中國綠色碳基金,以促進吸納民間資金開展以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為目的的造林、森林經營及能源林基地建設,鼓勵企業減少碳排放,并投資森林碳匯項目進一步降低“碳足跡”。北京市將建立中國綠色碳基金北京專項,專門管理北京市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為林業碳匯造林所捐贈的資金。

碳匯林項目如何申報
法律分析:1.之一步首先打開手機中的“支付寶”APP。
2.第二步點擊支付寶主界面最下方的“辦事大廳”選項。
3.最后點擊綜合政務中的“碳匯林項目申報”選項即可。
林業碳匯項目作為CCER中的一部分,其申請流程主要分為開發和交易兩個階段。開發階段主要分為項目設計文件(PDD)編制、項目、審定、項目備案,交易階段主要分為項目實施與監測、減排量核查與核證、減排量簽發、交易等。項目業主選擇合適項目的 *** 學或者開發新 *** 學,根據 *** 學要求編制PDD文件,向國家主管部門申請,并由專門的審核機構核查該減排項目,項目核準通過得到備案。經備案的CCER項目產生減排量后,項目業主再次申請核查并于通過后獲得減排量簽發,國家發改委會將項目發布到CCER登記簿上即可等待交易。
法律依據:《江西省林業碳匯開發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江西省林業碳匯開發、交易工作,堅持科學嚴謹、規范有序、穩步推進的原則,打造符合省情、具有社會公信力的林業碳匯產品。堅持 *** 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構建健康發展、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交易市場。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江西省行政區域內林業碳匯項目的開發、申報、審核、交易等工作的管理。
第四條 省生態環境廳是江西省林業碳匯開發、交易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全省范圍內林業碳匯相關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負責江西省林業碳匯 *** 學的審核和江西省林業碳匯項目碳匯量的登記管理工作。
省林業局負責全省范圍內林業碳匯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宣傳引導,對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進行監督管理。各設區市、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轄區林業碳匯項目的合規性審核。
 
 

 獲取資料
獲取資料 顧問電話
顧問電話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