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認證要求

林業資質標準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林業資質,這里指的是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其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四種等級的資質,而如果是初次申請的話,只能從丁級或者丙級資質開始,要想申請甲級或者乙級,只能通過升級才能辦理,那么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林業資質的各等級標準。

一、甲級林業資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不少于10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30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四)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40人,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80%,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不少于3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五)近5年內主持或者獨立承擔下列5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二、乙級林業資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應不少于5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15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四)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15人,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80%,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不少于3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五)近5年內主持或獨立承擔下列5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三、丙級林業資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二)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三)林業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且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3年以上的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5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四、丁級林業資質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有專業技術職稱或者林業(學)相近專業學歷,并從事過林業調查或作業設計工作的人員3人以上。

林業資質的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四種等級,對應了四種資質標準,從丁級資質到甲級資質,資質要求逐漸提高,申請難度也對應提高。

哪些森林可以做碳匯交易?

只有符合 *** 學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經營項目產生的二氧化碳凈增量的森林才能做碳匯交易。

根據聯合國對碳匯的定義和碳排放權交易的原理。目前,按照國內外碳交易規則,能夠交易的碳匯應該是按照被批準的 *** 學實施項目所產生的凈增量,通俗的說是有“額外性”的。碳匯其實是一個增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增量都可以用來交易。

舉個例子:現在已有的森林樹木每天都在生長,生長就會吸收二氧化碳,這個量雖然是增量,但沒有“額外性”,不能交易,此外,現有森林的碳儲量屬于存量,也不能交易。當然,不能交易的碳儲量和沒有額外性的碳匯對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護森林減少碳排放。

可見,只有符合 *** 學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經營項目產生的二氧化碳凈增量才能進入交易。而這里所說的額外性必須靠 *** 學進行認定。

碳匯交易的用途

碳匯交易是指發達國家出錢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排放指標,這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的一種有效途徑。

這種交易是一些國家通過減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將多余的碳排放指標轉賣給需要的國家,以抵消這些國家的減排任務,并非真正把空氣打包運到國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碳匯交易

林業碳匯開發條件

開發條件如下:

1、土地合格性:碳匯造林要求2005年2月16日以來的無林地、或少量的次生林,土壤不能為濕地、有機土;森林經營則要求2005年2月16日之后實施森林經營的人工中、幼齡林,必須為礦質土壤。

兩種類型均要求項目活動對土壤的擾動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土壤擾動面積比例不超過地表面積的10%、且20年內不重復擾動;項目活動不涉及全面清林和煉山等有控制火燒,不涉及農業活動的轉移;

2、土地合格性證明文件: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核發的土地合格性證明文件;

3、樹種要求:喬木林;

4、土地權屬證明:具有縣級以上人民 *** 核發的土地權屬證書或其他證明文件,符合法律的規定;

5、文件資料:造林作業設計文件及其批復(森林經營要求森林經營作業或方案及其批復)、開工證明、驗收報告等。

國家認可的碳中和證書

碳中和管理體系認證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授予資質的核查機構參與,依據的ISO系列標準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開展碳中和核查工作。通過企業提供的報告,核查機構組實施文件評審,文件評審的內容包括申請碳中和認證的組織(或產品、過程、服務)信息、碳排放核算書、碳中和行動、碳中和承諾等相關內容。核查完成后,可以授予溫室氣體核查證書。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碳匯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匯林項目如何申報

法律分析林業碳匯核查資質:1.之一步首先打開手機中的“支付寶”APP。

2.第二步點擊支付寶主界面最下方的“辦事大廳”選項。

3.最后點擊綜合政務中的“碳匯林項目申報”選項即可。

林業碳匯項目作為CCER中的一部分,其申請流程主要分為開發和交易兩個階段。開發階段主要分為項目設計文件(PDD)編制、項目、審定、項目備案,交易階段主要分為項目實施與監測、減排量核查與核證、減排量簽發、交易等。項目業主選擇合適項目的 *** 學或者開發新 *** 學,根據 *** 學要求編制PDD文件,向國家主管部門申請,并由專門的審核機構核查該減排項目,項目核準通過得到備案。經備案的CCER項目產生減排量后,項目業主再次申請核查并于通過后獲得減排量簽發,國家發改委會將項目發布到CCER登記簿上即可等待交易。

法律依據林業碳匯核查資質:《江西省林業碳匯開發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江西省林業碳匯開發、交易工作,堅持科學嚴謹、規范有序、穩步推進的原則,打造符合省情、具有社會公信力的林業碳匯產品。堅持 *** 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構建健康發展、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交易市場。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江西省行政區域內林業碳匯項目的開發、申報、審核、交易等工作的管理。

第四條 省生態環境廳是江西省林業碳匯開發、交易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全省范圍內林業碳匯相關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負責江西省林業碳匯 *** 學的審核和江西省林業碳匯項目碳匯量的登記管理工作。

省林業局負責全省范圍內林業碳匯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宣傳引導,對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進行監督管理。各設區市、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轄區林業碳匯項目的合規性審核。

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2020修訂)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發揮市場機 *** 用,規范碳排放管理活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配額的發放、清繳和交易等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碳排放管理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和誠信的原則,堅持 *** 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第四條 省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全省碳排放管理的組織實施、綜合協調和監督工作。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 *** 負責指導和支持本行政轄區內企業配合碳排放管理相關工作。

各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組織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工作。

省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統計、市場監督管理、地方金融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碳排放管理相關工作。第五條 鼓勵開發林業碳匯等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引導企業和單位采取節能降碳措施。提高公眾參與意識,推動全社會低碳節能行動。第二章 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第六條 本省實行碳排放信息報告和核查制度。

年排放二氧化碳1萬噸及以上的工業行業企業,年排放二氧化碳5千噸以上的賓館、飯店、金融、商貿、公共機構等單位為控制排放企業和單位(以下簡稱控排企業和單位);年排放二氧化碳5千噸以上1萬噸以下的工業行業企業為要求報告的企業(以下簡稱報告企業)。

交通運輸領域納入控排企業和單位的標準與范圍由省生態環境部門會同交通運輸等部門提出。根據碳排放管理工作進展情況,分批納入信息報告與核查范圍。第七條 控排企業和單位、報告企業應當按規定編制上一年度碳排放信息報告,報省生態環境部門。

控排企業和單位應當委托核查機構核查碳排放信息報告,配合核查機構活動,并承擔核查費用。

對企業和單位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報告中認定的年度碳排放量相差10%或者10萬噸以上的,省生態環境部門應當進行復查。

省、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部門對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進行抽查,所需費用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八條 在本省區域內承擔碳排放信息核查業務的專業機構,應當具有與開展核查業務相應的資質,并在本省境內有開展業務活動的固定場所和必要設施。

從事核查專業服務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獨立、公正地開展碳排放核查業務,對所出具的核查報告的規范性、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并依法履行保密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第三章 配額發放管理第九條 本省實行碳排放配額(以下簡稱配額)管理制度。控排企業和單位、新建(含擴建、改建)年排放二氧化碳1萬噸以上項目的企業(以下簡稱新建項目企業)納入配額管理;其他排放企業和單位經省生態環境部門同意可以申請納入配額管理。第十條 本省配額發放總量由省人民 *** 按照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體目標,結合本省重點行業發展規劃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目標予以確定,并定期向社會公布。

配額發放總量由控排企業和單位的配額加上儲備配額構成,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配額和市場調節配額。第十一條 省生態環境部門應當制定本省配額分配實施方案,明確配額分配的原則、 *** 、以及流程等事項,經配額分配評審委員會評審,并報省人民 *** 批準后公布。

配額分配評審委員會,由省生態環境部門和省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技術、經濟及低碳、能源等方面的專家,行業協會、企業代表組成,其中專家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第十二條 控排企業和單位的年度配額,由省生態環境部門根據行業基準水平、減排潛力和企業歷史排放水平,采用基準線法、歷史排放法等 *** 確定。第十三條 控排企業和單位的配額實行部分免費發放和部分有償發放,并逐步降低免費配額比例。

每年7月1日,由省生態環境部門按照控排企業和單位配額總量的一定比例,發放年度免費配額。第十四條 控排企業和單位發生合并的,其配額及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并后的企業享有和承擔;控排企業和單位發生分立的,應當制定配額分拆方案,并及時報省、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部門備案。第十五條 因生產品種、經營服務項目改變,設備檢修或者其他原因等停產停業,生產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的控排企業和單位,應當向省生態環境部門提交配額變更申請材料,重新核定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