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業有害防治組織資質的相關情況
林業有害資質證書指防治組織符合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行業規定的,證明自身從事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防和除治作業等能力的資格證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組織資質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三個等級,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授權的技術機構認定。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甲級防治組織具備以下條件
1、持有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證書;
2、取得乙級資質后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3 年以上;
3、具有 5 年以上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經歷的林業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5 名,其中林業高級技術人員 2 名以上;
4、具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30 名以上,其中中級及以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15 人,且高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5 人;
5、具備電腦、照相機、生物顯微鏡、解剖鏡、手持全球定位儀、除治作業器械、防治作業車輛藥械倉庫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監測、取樣和防治的技術裝備及場所
6、近3年以來,平均每年承擔完成松材線蟲病、薇甘菊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1項以上,或單項資金100萬元以上的項目1項以上。
乙級防治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
1、持有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證書;
2、取得丙級資質后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2 年以上;
3、具有 3 年以上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經歷的林業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2 名,其中林業高級技術人員 1 名以上;
4、具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15 名以上,其中中級及以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7 人,且高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2 人;
5、具備電腦、照相機、生物顯微鏡、解剖鏡、手持全球定位儀、除治作業器械、防治作業車輛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監測、取樣和防治的技術裝備;
6、近2年以來,平均每年承擔完成松材線蟲病、薇甘菊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1項以上
丙級防治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
1、持有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證書;
2、具有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經歷的林業中級技術人員 1 名以上;
3、具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5 名以上,其中中級及以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1 名;
4、具備電腦、照相機、手持全球定位儀、除治作業器械、防治作業車輛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監測、取樣和防治的技術裝備。
2022-06-13佛山造林綠化施工資質
廣東省內各市都可以申報造林綠化施工資質及造林綠化監理單位資質。
廣東省造林綠化施工與監理單位資質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造林綠化施工、監理單位的資質等級、資質條件和資質認定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廣東省林學會的造林綠化施工、監理單位資質的申請與認定。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廣東省林學會資質認定工作規則(試行) 廣東省林學會(粵林學〔
2019〕2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林業高級技術人員 foresters with senior technical title
具備林業、園林及相關專業的正高級、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且具備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和監理
工作經驗并直接參與、服務于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和監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林業中級技術人員 foresters with medium technical title
具備林業、園林及相關專業的中級技術職稱資格,且具備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和監理工作經驗并直接
參與、服務于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和監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正式職工 regular staff
與本工作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由工作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的 *** 職工。
3.4
退休技術人員 retired technicians
已退休且年齡不超過65周歲,具有林業、園林及相關專業技術職稱并與本單位簽訂合法勞務合同的
的專業技術人員。
資質范圍
4.1 施工單位T/GDFS 1—2019
2
營造林、城鄉綠化、生態修復等工程施工與管養。
4.2 監理單位
營造林、城鄉綠化、生態修復等工程監理。
5
資質條件
5.1 資質等級
造林綠化施工單位資質和造林綠化監理單位資質均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三個等級。
5.2 施工單位資質條件
5.2.1
甲級
5.2.1.1 資歷和信譽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
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b)
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1000 萬元;
c)
從事造林綠化施工業務不少于 10 年,取得乙級資質不少于 5 年;
d)
有相對固定的、獨立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小于 300 ㎡;
e) 近 5 年沒有發生造林施工質量事故或因造林質量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f) 近 5 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含補植、套種)面積不少于 1333.3 hm2(
2 萬畝);或累計完成
造林綠化合同金額不少于 5 億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不少于 333.3 hm2(5000 畝)。
5.2.1.2 技術力量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正式職工不少于 50 名,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60%;
b)具有林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5 名,其中林業高級工程師或林業高級工程師(教授級)不少于
3 名,退休技術人員不超過 2 名;林業中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10 名,其中林業工程師不少于 6
名,退休技術人員不超過 4 名;
c)技術負責人應是具有林業高級職稱的正式職工,具有 10 年 以上造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
歷。
5.2.1.3 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施工裝備、育苗基地不做硬性要求:
a) 具有完成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必要的施工機械、運輸車輛、測量儀器等技術裝備和辦公設備,
如機動運輸工具車、割灌機、挖坑機、電腦、打印機等;
b) 具有苗木培育基地;
c) 組織管理結構、質量管理體系健全,有完善的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5.2.2
乙級T/GDFS 1—2019
3
5.2.2.1 資歷和信譽
a) 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b) 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300 萬元;
c) 有相對固定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少于 100 ㎡;
d) 從事造林綠化施工業務不少于 5 年,取得丙級資質不少于 3 年;
e) 近 5 年沒有發生造林綠化施工質量事故或因造林綠化質量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f) 近 5 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含補植、套種)面積不少于 666.7 hm2(
1 萬畝);或累計完成造
林綠化合同金額不少于 2.5 億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不少于 166.7 hm2(
2500 畝)。
5.2.2.2 技術力量
應具備以下條件:
a)正式職工不少于 20 名,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60%。
b)具有林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2 名,其中林業高級工程師或林業高級工程師(教授級)不少于
1 名,退休技術人員不超過 1 名;林業中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4 名,其中林業工程師不少于 2 名,
退休技術人員不超過 2 名。
c)技術負責人應是具有林業高級職稱的正式職工,有 5 年以上造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經歷。
5.2.2.3 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施工裝備不做硬性要求:
a)具有完成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必要的施工機械、運輸車輛、測量儀器等技術裝備和辦公設備,如
機動運輸工具車、割灌機、挖坑機、電腦、打印機等;
b)有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5.2.3
丙級
5.2.3.1 資歷和信譽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b)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30 萬元;
c)有相對固定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少于 50 ㎡;
d)單位成立時間不少于 6 個月;
g) 沒有發生造林施工質量事故或因造林質量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5.2.3.2 技術力量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正式職工不少于 5 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60%;
b)林業中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2 名,其中林業工程師不少于 1 名;
c)技術負責人是具有林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正式職工。T/GDFS 1—2019
4
5.2.3.3 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施工裝備不做硬性要求:
a) 具有完成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必要的技術裝備;
b) 有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經營、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5.3 監理單位資質條件
5.3.1
甲級
5.3.1.1 資歷和信譽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
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b) 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300 萬元;
c) 有相對固定的、獨立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少于 300 ㎡;
d)
從事造林綠化工程監理業務不少于 10 年,取得乙級監理資質不少于 5 年;
e) 近 5 年沒有發生造林綠化監理質量事故或因監理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f) 近 5 年累計完成造林綠化監理面積不少于 1.33 萬 hm2(20 萬畝);或累計完成造林綠化監理合
同金額不少于 500 萬元,完成造林工程監理面積不少于 3333.3 hm2(5 萬畝)。
5.3.1.2 技術力量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正式職工不少于 50 名,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60%;
b)具有林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2 名,其中林業高級工程師或林業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的
正式職工不少于 1 名;林業中初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23 名,其中具有林業工程師或農林類注冊監
理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不少于 5 名;
c)技術負責人是具有林業高級職稱或農林類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有 10 年以上從事造
林綠化工程監理的經歷。
5.3.1.3 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監理裝備不做硬性要求:
a)具有開展造林綠化工程監理必要的技術設備和相關軟件,如無人機、機動車、定位儀等;
d) 組織管理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健全,有完善的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5.3.2
乙級
5.3.2.1 資歷和信譽
a)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b)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100 萬元;
c)有相對固定的、獨立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少于 100 ㎡;
d)從事造林綠化工程監理業務不少于 5 年,取得丙級監理資質不少于 3 年;T/GDFS 1—2019
5
e)近 5 年沒有發生造林綠化監理質量事故或因監理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f)近 5 年累計完成造林綠化監理面積不少于 6666.7 hm2(10 萬畝);或累計完成造林綠化監理合同
金額不少于 250 萬元,完成造林工程監理面積不少于 1666.7 hm2(2.5 萬畝)。
5.3.2.2 技術力量
應具備以下條件:
a)正式職工不少于 20 名,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60%;
b)具有林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1 名;林業中初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9 名,其中具有林業工程師或
農林類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不少于 2 名;
c)技術負責人是具有林業高級職稱或農林類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有 5 年以上從事造
林綠化工程監理的經歷。
5.3.2.3 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監理裝備不做硬性要求:
a)具有開展造林綠化工程監理必要的技術設備和相關軟件,如無人機、機動車、定位儀等;
c)管理組織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健全,有完善的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5.3.3
丙級
5.3.3.1 資歷和信譽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b)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30 萬元;
c)有相對固定的、獨立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少于 50 ㎡;
d)單位成立時間不少于 6 個月;
e)沒有發生造林監理質量事故或因監理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5.3.3.2 技術力量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a)正式職工不少于 8 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50%;
b)具有林業中初級以上技術人員不少于 5 名,其中具有林業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不少于 1 名;
c)技術負責人是具有林業中級以上職稱或農林類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
5.3.3.3 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監理裝備不做硬性要求:
a)具有開展造林綠化工程監理必要的技術設備和相關軟件;
b)有較完善的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刑事案件林業鑒定機構資質要求
具有丙級,證書有效期。刑事案件林業鑒定機構資質要求,
1、須具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丙級以上資質。
2、資質證書須在有效期內。
可行性研究報告有沒有資質要求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報告吧,那么對于可行性研究報告有沒有了解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有沒有資質要求,歡迎閱讀。
大部分可行性研究屬于工程咨詢范疇,目前國內工程咨詢資質從高到低分別為國家甲級、國家乙級、國家丙級。咨詢資質并非可行性研究本身必須,但根據項目投資規模以及審核方的要求,可能要求立項方必須在最終成文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當中體現某種等級的咨詢資質。般在縣級發展改革部門申請立項的單位,編寫可研報告時需要由丙級工程咨詢資質的來編寫,而市級的需要丙級或者乙級,在省級立項需要甲級
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怎樣才算標準?【1】
作為一個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只有對市場、技術、經濟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和深入的論證,并據以提出相應的結論和建議,才是一份合格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才能切實起到為項目決策服務的作用;說到市場部分的作用,智投專家覺得市場可行是其余兩部分的前提和先決條件;如果該項目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沒有市場前景,在市場上不可行,那么該項目即使是在技術和經濟上可行,也是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之上的;市場部分的工作決定了可研中所論述的產品或服務的目標市場、市場的現實和潛在需求量、競爭程度等,進而也就確定了該種產品或服務的生產規模、品種;銷售價格、經營成本等經濟測算的基礎數據,也決定了財務評價指標的可行與否。
智 *** 司整理可研報告的市場部分主要分為市場現狀調查和市場未來預測兩部分:
一、市場現狀調查
市場現狀調查主要包括市場環境調查、技術發展趨勢調查、市場需求調查、產品及價格調查、競爭能力調查五個部分;
1、市場環境調查:包括政治、法律環境調查和經濟、社會環境調查兩部分;政治、法律環境調查主要是對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調查;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調查主要是對gdp、國民收入、人口數量構成及物價水平調查,對全民受教育程度、民族地理分布、風俗習慣、職業構成、宗教信仰、審美觀念及價值觀念的調查;
2、技術發展趨勢調查:主要包括新技術及新工藝發展趨勢調查、新產品技術現狀調查、技術研究政策調查三部分;其中,新技術及新工藝發展趨勢調查是對技術創新與發明、新工藝開發等國內外最新技術動向的調查;新產品技術現狀調查是對國內外現有產品的設計、質量、價格、壽命等進行調查;技術研究政策調查是指國家對科研、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和計劃以及國內外專利和發明情況的調查;
3、市場需求調查:是通過對價格、收人、相關商品價格、消費者購買能力及偏好、政策的變化、季節的變化、廣告以及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等影響市場需求的因素進行調查,最終確定市場的現實需求及潛在需求;
4、產品及價格調查:產品調查是指對產品的包裝、規格品種、方便性、耐久性、用戶的評價、市場占有率等方面的調查;價格調查是對產品價格的供給及需求彈性、國家政策對價格的影響、產品定價策略及 *** 的選擇以及價格變化后用戶和競爭對手的可能反應等進行調查;
5、競爭能力調查:主要是對競爭對手及產品進行調查;對于競爭對手的調查主要包括對其數量、分布、市場占有率、產品銷售額、生產能力、產品成本、工藝水平,及其競爭策略和手段等進行調查;對其產品的調查主要是對其產品設計能力、工藝能力、質量、數量、品牌、成本、價格、服務以及競爭對手新產品開發動向等方面進行調查;
圍繞著市場現狀調查的內容,經常采用的調查 *** 是 *** 問卷調查;資料調查法(公開報刊及雜志、互聯網等);詢問法(面談、 *** 、座談等);觀察法(直接觀察法、親身經歷法、痕跡觀察法、行為記錄法)以及實驗法;
二、市場未來預測
市場未來預測的內容主要包括市場需求潛量預測、市場占有率預測、資源預測、價格預測、技術發展預測等;
1、市場需求潛量預測: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對某項商品的購買力及投向的預測,以掌握市場發展及社會總需求的動態變化趨勢,研究社會需求的具體特點,結合企業自身情況,確定目標市場,制定合理的市場營銷方案;
2、市場占有率預測:是指企業的產品銷量占這種產品市場總銷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企業的銷售狀況和競爭能力的大小;不僅預測自己的產品,還應預測同類產品和替代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
3、資源預測:是對企業生產某種產品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預測;一般從企業的生產能力、原材料供應及其價格、產品質量、成本等方面進行預測;
4、價格預測:主要包括對價格總水平的預測、單項商品價格變化預測、價格體系變動趨勢預測、市場商品供求平衡預測、商品成本變化預測、市場行情預測、價格彈性預測、商品壽命周期預測以及價格變動連鎖反應的預測等;
5、技術發展預測:是指在充分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預測 *** ,圍繞著定性、定量、時間、概率四個要素對一定范圍內的技術發展水平、速度、趨勢進行預測;
圍繞著市場未來預測的內容,經常采用定性和定量兩種預測 *** ;其中定性預測主要采用經理評判法、專家意見法、綜合意見法;銷售人員估計法等;定量預測主要采用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回歸分析法以及季節變動法等;
總之,隨著市場部分的內容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客戶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市場部分編制深度和廣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可行性研究報告主體寫作的定位與 *** 【2】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專門針對某一特定項目是否合理可行,而在實施前對該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及全面的分析研究,以論證其可行性的實用文體。
為了體現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可行性”,在現實寫作中,我們不必刻意追求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式上的`統一,而是應該力求把寫作的重心放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主體寫作的定位上,為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做好實質性的鋪墊。
一、以扎實的文字力顯項目投資的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報告主體寫作立足于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主要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的結果,以及有關的產業政策等因素,論證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進行這個項目?寫作者應對擬建項目規模設定的依據和項目投產后面向市場需求情況和發展方向做詳盡的闡述和分析。
成立于××××年的河南××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在項目論證時,曾做過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鴕鳥養殖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該報告在鴕鳥養殖開發市場前景部分是這樣闡釋的:
由于鴕鳥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強等前文所述的諸多優點,符合國家發展‘節糧’草食動物這一產業政策,得到國家大力支持。
姜春云副總理在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成立時曾指出“……”國務委員陳俊生同志也明確提出“……”的方針。
可見,國家對鴕鳥養殖開發非常重視。
鴕鳥養殖開發是一新興產業,在我國只有4 年開發歷史。
目前,全國存欄量不過8萬只左右,只是進入育種、規模的起步階段,遠遠達不到商品產業開發的要求。
根據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制定的發展規劃:力爭在20世紀末形成我國產業的雛形,最終目標是在我國形成集生產、科教、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現代化的在國內外市場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鴕鳥產業。
毋庸置疑,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寫作在此處用了濃墨重彩,其意義分量很足。
文中既有對鴕鳥習性的再次提及,有對國家產業政策的貫徹,也有對國家領導人講話政策的引用,更有對鴕鳥養殖現狀關鍵數據的披露,最終以國家制定的未來鴕鳥產業發展目標作為落腳點。
雖沒有過多的文字鋪陳,卻將項目投資必要性的各種因素綜合反映出來,足見報告的作者斟字酌句,處處皆為項目實施的可行性而作,增強了投資的可信度。
在此,我們還有必要列舉《××省100MW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有關工程建設必要性的相關內容: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太陽能光伏技術和光伏產業迅速發展,最近5 年世界太陽電池產量年平均增長率為49.5%,最近10 年年平均增長率為41.3%……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能源及環境問題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顯得越來越迫切。
……美國……等國家紛紛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光伏技術和光伏產業的發展……雖然中國人均排放、歷史排放還遠低于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但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緩解這一矛盾義不容辭……因此加快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是中國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因此開發利用太陽能是對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及 *** 完“十一五”節能目標的大力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省是全國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并且電網構架合理,是國內最適于發展大型、超大型光伏并網電站的省份。
目前其光伏發電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案例中的項目已在積極有序的建設之中。
在上述報告內容中,作者以敏銳的視角,從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出發,引出能源和環境的發展需求,又談及各國業已推進光伏產業的積極做法,最終指出中國應有的責任及光伏產業對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的支撐意義。
通過這樣的寫作,我們深刻感受到“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同時,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作者在內容上的深思熟慮,在結構上的層次遞進,在文字上的細膩推敲,不可否認,這些扎實的寫作元素源于作者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核心內容的認識和把握。
可以說,扎實的文字表現力有助于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主體寫作定位的成功。
二、以多元化的方式體現項目預測的科學性
除了闡釋項目投資的必要性外,可行性研究報告在主體內容中還需下大力氣體現項目預測的科學性,這就要求寫作者立足主要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項目的價值,評價項目在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增加供應、創造就業、改善環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未來價值。
由于預測科學性寫作的特殊性,其間常常會是數據與文字的匯聚,為了便于清晰完善地表現這部分主干內容的導向作用,本文作者認為,寫作者應力圖借助多元化的方式方能得到良好的寫作效果。
這方面,《××省100MW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預測分析寫作部分也屬成功的范例。
報告中多處適時體現了多元化寫作的特色,下面所列舉的便是作者在寫到項目的建設能節省能源、保護環境、支持 *** 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時,其多元化的表現手法,這些內容應該能讓我們得到一些有益的寫作啟示。
在對一個項目進行科學預測的時候,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做到的必然是:所運用的數據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所依據的理論和原理本身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所應用的 *** 是科學的。
然而,這一切僅僅依靠純文字寫作是不夠有說服力的,紛繁復雜的寫作客體需要我們寫作者在認識寫作內容、理清寫作思路的同時,探索一切足以使主體表現升華的多元化因素,寫作出具有前瞻性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以務實的筆觸分析項目的風險性
項目風險分析是可行性研究報告主體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任何項目的建設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各種因素的風險。
如,項目的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組織風險、法律風險、經濟及社會風險等等。
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寫作者,必須以客觀務實的態度對預測的風險作出分析、評價,制定規避風險的實際對策,以保證項目論證的全面性,同時,也能為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提供依據。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年產1 萬噸銅鋁復合管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有如下分析,首先是市場風險分析:


獲取資料
顧問電話
評論已關閉!